以下是本组上堂辅导课所呈现的课堂活动,针对余光中《民歌》进行教学。
教学目标:
教学目标:
1.
能点出新诗《民歌》中的意象
2.
分析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, 由此理解《民歌》的主旨与情感
教材:
1. 基本教材:新诗《民歌》
教学方法和过程:
1. 讲解这堂课的学习目标
2. 通过图片解释什么是意象(见图2),之后,再使用文字讲解意象的定义,并且让学生把定义抄在活动纸上
![]() |
图2:枯萎的老树对比翠绿的大树 |
3. 简单介绍余光中
4. 让学生阅读《民歌》,同时播放《民歌》朗读的录像让学生观看
5. 讲解《民歌》第一节(找出意象并且讲解意象象征什么)
6. 学生们分成三小组,每组分析诗歌的一小节(例如第一组分析第二节、第二组分析第三节等)
7. 各组进行呈现,分享与分析他们所找出的意象
8. 老师总结
9. 布置课后作业
以上活动计划,供参考。
9. 布置课后作业
以上活动计划,供参考。
本文由蔡毓岚、何青青、韩淑娴、蔡明秀与何昇泉学员合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