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25日

文学教学反思(1)——何青青

        华文文学课的一大要务,就是让学生们学会欣赏文学之美。针对这一点,我对文学教学有了一点新的想法与理解。
        首先,分析文学作品,免不了要联系到作者生平、创作背景。但是一些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,并不是学生熟知或者了解的信息,老师就得在这些作品背景信息上讲上一阵子。因此,一堂文学课,倒像是成了政治、地理等等。正如刘老师在课上举的例子,说到《退刀记》这篇文章,如果在学生不具备先备知识的情况下,为学生讲解文章所映射的历史事件,恐怕一堂课都要变成历史课或者社会课了。
        另外,在教学当中,老师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——仅仅衷于文中知的分析,结果忽略了引学生作品形象、言、情感的揣摩、品味、悟。这样一来,学生通过文学课掌握的便仅仅是写作技巧,而无法领略作者更深的思想感情。
  因此我认为,在教学程中,不要将重点侧重在作品的背景信息方面,可以只抽取关键背景知识传达给学生。同时,要使学生能体会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,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,就必学生学会如何欣赏。学生不但要欣作者写出来的西,要从细节中想象作者省略了的西,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从生活艺术的想象境界,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的感染力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